HOME> 孕產百科> 孕期須知> 胎兒體重與週數大小的關係.掌握懷孕各階段發展進程

胎兒體重與週數大小的關係.掌握懷孕各階段發展進程

現在許多孕媽咪的口號是「養胎不養肉」,可見有越來越多人在意懷孕期間的體重增加情形,但是,懷孕週數與胎兒體重的成長狀況究竟有什麼關係?超過哪些範圍是過重或過輕呢?掌握胎兒體重的變化,才能確保胎兒在媽咪的肚子裡健康長大。

胎兒時期的發育過程

懷孕後,媽咪就必須注意胎兒的成長狀況,透過孕婦健康手冊,掌握並記錄胎兒的發展,留意相關衛教資訊,才能進而了解胎兒的正常生長過程。

胎兒體重與週數大小的關係 掌握懷孕各階段發展進程

懷孕初期

有些孕媽咪在此時期還沒發現自己懷孕,肚子外觀也沒有特別改變,這是因為還在胚胎階段,1個月大的胎兒重量僅約1公克,直到3個月大時,身長約6公分,重量約14公克左右。

.1至4週:此階段是從卵泡形成、成功受精至著床的過程,是屬於發芽的階段,型態類似海馬,而此時的四肢及五官還無法辨識。

.5至8週:胚胎著床後,就會開始生成最基礎的神經系統,心臟在此時分化心室,主要的器官與大腦發育也正式啟動。臉部的眼、耳、口等器官,在8週左右能分辨出來,頸部也已經成形。

.9至11週:通常會在測得到心跳後領取孕婦健康手冊,此時已經可以看到胎兒的形體,神經管的發育大致完成,所以開始發展較細微的部位,如手指甲等。

懷孕中期

懷孕中期的改變會比較明顯,孕媽咪的肚子開始突出,胎兒會從20公克增加到600公克,但成長速度因人而異,即使體重未達標準或超過平均值,經過醫生判斷正常後,都不需太過擔心。

.12至15週:進入懷孕中期,胎兒的狀況比較穩定,胎盤發育已經完成,頭部的體積也比身體大上許多,五根手指已分開,這時候的胎兒已經會開始活動,但孕媽咪不一定能感覺到胎動。

.16至20週:這個階段的胎兒已經開始長出胎毛與指甲,18週以後就比較能看得出性別,20週時,四肢、眼睛、鼻子已成形,大部分的器官都能檢查得到,若有兔唇的情形,在此時也能透過超音波觀察出來。

.21至28週:此時,內臟器官都已發育完成,建議可以進行高層次超音波,檢測胎兒的健康與發育狀況。

懷孕後期

懷孕中期之後,胎兒的整體軀幹已成形,但仍然較瘦,所以會在懷孕後期開始長肉,並且以全身均衡發育為主,此時期也是胎兒體重增加幅度最大的時候。面部仍有皺褶,會在足月前漸漸變得平滑。大約33週左右,肺部與消化道才會發育完成,而體重會從1,100公克成長到3,000公克左右。


胎兒體重的測量方法

台北市立萬芳醫院婦產科王樂明醫師表示,為了觀察胎兒的成長是否正常,體重是很重要的指標之一,利用胎兒體重的增加速度與懷孕週數做比對,可確保胎兒在標準的體重範圍。懷孕初期,是以胎兒頭頂至臀部的距離來測量身長;懷孕中後期,在計算胎兒重量時,會使用超音波測量胎兒頭部兩側的寬度(BPD)、腹圍(AC)及大腿長度(FL),再以這3個數據來換算胎兒的重量。但有些因素會導致誤差,例如:胎兒的四肢捲曲、姿勢不易測量、觀測器具、儀器解析度等,甚至使用超音波的技術人員,都有影響胎兒體重數據的可能,大約有10%左右的誤差值,都在合理的落差範圍內,因為測量胎兒體重的重點,在於確認胎兒有平穩且持續地成長。

肚子大小與胎兒體重的關係

胎兒體重與週數大小的關係 掌握懷孕各階段發展進程

以老一輩的觀點來看,都會希望孕媽咪能多吃一些、肚子大一點,才能生出健康的寶寶,但隨著醫療科技日新月異,許多報告都顯示,孕媽咪肚子大小與胎兒重量不一定有關。影響孕媽咪肚子大小的因素,除了胎兒之外,還包含多胞胎、羊水量、胎盤大小、婦科及妊娠相關疾病、染色體異常、子宮問題等,以肉眼看到的外觀來斷定胎兒大小,其實並不準確,而且還需要經過超音波的詳細測量後,才能掌握胎兒的體重。

胎兒體重與懷孕週數成正比

在整個懷孕過程當中,孕媽咪的體重通常會增加10至14公斤左右,但其中大約只有3公斤是胎兒的重量,其他則是羊水、胎盤及孕媽咪為了日後哺乳所做的準備,這些都是為了供應給胎兒更好的成長空間,所以週數會與胎兒的重量成正比。產檢時,醫師也會依據標準值來衡量胎兒體重是否過輕或過重,若是沒有落在正常的範圍內,也沒有隨著週數變大、變重,就會做進一步的檢查以確認原因,因此,隨時掌握胎兒體重變化,才能在問題出現時及早找到解決方向。


關於
胎兒的體重變化

目前判斷胎兒重量是否正常的標準,是記錄相同週數的孕媽咪,並做進一步統計,而有所謂的標準值,例如:懷孕25至26週,胎兒大約會是800公克左右,如果胎兒重量沒有在標準值內,無論是太輕或太重,都要進一步評估。

胎兒過輕

胎兒如果有過輕的狀況,有時是因為臍帶、胎盤的功能較差、羊水過少,也可能是先天的異常。寶寶發育遲緩或不健康,也要考慮染色體是否不良,可能造成流產或早產。若沒有疾病或異常的孕媽咪,想增加胎兒的重量,建議除了每日所需營養素之外,可以多補充蛋白質食物,例如牛肉、雞肉、黃豆製品等,但還是要以均衡飲食為主,食材的選擇也要新鮮且多樣化,只要照著醫師指示,胎兒一定能慢慢追上該有的體重標準值。

胎兒過重

有妊娠糖尿病的孕媽咪,胎兒容易大得太快又重,另外,BMI值超過24、有家族病史等,也會增加巨嬰症的機率,容易導致產程拉長、肩難產、產後大出血等危急情況,可能需要以剖腹生產來避免後續問題。如果是疾病影響,如妊娠糖尿病,首要注意的就是控制血糖及熱量,飲食重點在於清淡,注意少油、少鹽、少糖,若為外食族孕媽咪,也要多挑選蔬菜類,避免油炸食品及含糖量高的果汁,如果時間及體力允許,可以多散步或進行輕型運動,減緩體重增加的速度。

胎兒生長遲滯

在胎兒過輕的狀況下,除了單純因為營養不良之外,合併有其他與母體或胎盤有關的疾病,如妊娠高血壓、羊水量不足、胎盤早期鈣化等,就會懷疑胎兒有生長遲滯的現象。生長遲滯可分為對稱型與不對稱型兩種,對稱型的特徵是胎兒的腹圍與頭圍生長均較小,例如:懷孕30週時,胎兒的腹圍與頭圍都只有24週的大小,造成原因包含染色體異常、子宮遭到感染、先天性發育異常等;而不對稱型則像是懷孕24週時,頭圍是24週的正常值,但腹圍卻只有16週大小,出現不對稱型生長遲滯的因素,包含慢性缺氧疾病、胎盤異常、多胞胎等。王樂明醫師建議,可以在懷孕16至18週進行羊膜穿刺檢查及羊水晶片檢查,才能及早檢驗出胎兒是否有生長遲滯的情形。

繼續閱讀